客服热线:0371-56079958 环球破碎机网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百年煤城 绿色转型—萍乡市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

2020-07-14来源:环球破碎机网

作为长江以南最大的煤产区,长达近130年的煤炭开采给“百年煤城”萍乡留下了近9万亩的废弃矿山,水土流失、环境恶化、采煤沉陷区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城乡环境面貌。

近年来,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等重大机遇,创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以改革的举措、市场化的机制破解老工矿城市生态转型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省和全国资源枯竭地区绿色生态转型提供了“萍乡样板”。

体制机制创新:“各自为战”到全域常态治理

盛夏时节,走马观花治理后的“煤渣场”“乱石岗”,清流潺潺、泡桐蓊郁,橙橘盈枝、鸡鸣羊欢,多处废弃矿区喜变美丽景区。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打破以往各自为战的治理格局,我市构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体系,实现“九龙治水”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治理,我市以被列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列入重点工作为契机,制定《萍乡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组2020年度计划》,指导矿山修复治理全面系统推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机构改革成立以来,专门成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紧抓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源头把关,严格控制新增破坏。

加强协作,紧密联系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废弃矿山修复、土地整治、植被修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工程,逐步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治理格局,实现治理区域“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一体推进。近年来,通过整合资金,我市积极申报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争取矿山生态修复资金3.31亿元。

下埠镇胡家村南竹坡,花木掩映洁净村庄、竹林人家,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采煤区、有名的“灰姑娘”。

为有效恢复下埠镇胡家、虎山片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下埠镇在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全面与矿区村庄整治相结合,推进综合修复治理。通过土壤修复,对片区内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维修加固水利设施,疏通农田灌溉水渠;通过对片区内山塘水库进行清淤和维修加固,涵养水源;对渠道、河道进行清淤,实施河道综合治理,改善片区水环境;通过实施改路、改水、改厕、改沟、“白改黑”、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经过数年的系统治理,“灰姑娘”蝶变“俏佳人”。

6月23日,腊市镇“冬瓜槽”老矿区,乌岗环保建材厂正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源源不断生产烧结煤矸石页岩多孔砖;在被“吃干榨尽”后的页岩地表,种着泡桐、刺槐、湿地松等树种。

近年来,湘东区全部关停了“冬瓜槽”的煤井,并杜绝了全境内的非法开采活动。为加快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今年以来,腊市镇政府、小坑林场栽种泡桐幼苗共计1400余亩,投入达80余万元。

类似“冬瓜槽”这样尚在生态修复中的废弃矿山,在湘东区达510公顷,分布在腊市镇、荷尧镇、麻山镇、湘东镇、白竺乡等地。

为实现废弃矿山治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机制,在市本级部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市县联动。日前,市土地综合开发公司与湘东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全域生态修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湘东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全域生态修复。2022年底,湘东区要实现全域生态修复占比率100%。

与此同时,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制定出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相关政策,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间资本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的形式广泛参与矿山治理。

芦溪县思古塘矿区的“新生”,是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相结合推进生态修复的一个典范。近年来,芦溪县共计统筹投入资金6500万元治理废弃矿山7000余亩,并在思古塘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引进赣州脐橙种植大户,投资成立江西华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在源南乡石塘村建设脐橙种植业产业扶贫基地,目前已建成脐橙高标准示范基地3300多亩,解决矿区近百人就业问题,其中大部分人以前是矿工。

建立督查约束机制。出台《萍乡市矿山企业专项巡查检查制度》,将检查生态修复义务和生态修复基金等执行落实作为重要内容,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要开矿、必复绿”的原则,确保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结合“放管服”改革,严格对矿业权设立、变更延续、转让登记、审批联合把关,实现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全面开展持证矿山整治,促使矿山企业由“散、小、乱”规范为“规模化、节约化、绿色化”发展。

“生态+”治理模式:“废弃矿山”变“金山银山”

走进百年老矿安源矿,总平巷口矿车吞吐不息。但矿上已不再追求高产,只需完成年度产量目标任务。煤矸山上的桐花落尽,枝繁叶茂,这里已成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矿山。

通过关井压产、去产能,全市煤矿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减至目前有采矿权的152家。

届时,我市在“十三五”期间关闭煤矿85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将达到426万吨。“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继续关闭退出25家煤矿、148万吨产能。

对废旧矿山不止于一关了之,我市坚持“显山、露水、铸城”新理念,走“修复、保护、重塑”路线治理矿区,建设美丽新萍乡。

沿着安源矿脉,来到相邻的雷打眼地段矿山治理区所在的安源镇张家湾村。这个采矿村如今“换了人间”,初夏时节的煤矸岭上绿树阴浓,清冽的山泉水重新汩汩流淌、长年不断。而10年前,村子上空总是笼罩着灰黑的蘑菇云,家家户户不敢开窗户,山上光秃秃的,泉水断流,下暴雨时泥流冲刷而下。

2005年以来,我市成功申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先后实施安源、高坑、青山、巨源、白源等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8个,打造了一批如安源区阳光花海、芦溪县源南乡果木脐橙基地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亮点工程。

在芦溪县源南乡思古塘矿区二期生态修复区,石塘村的贫困户黄圣球头顶着烈日,在为脐橙树除草、打药;一期生态修复区的上千亩脐橙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以前这里到处开挖、惨不忍睹,如今煤矸石上种赣南脐橙,不仅绿满山原、蔚为大观,而且产量、品质不逊于赣南本地种植的脐橙,也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产业扶贫试出了一条新路。”芦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钟圣国随手拾起一块煤矸石笑着说。

5年前,这片煤炭开采老矿区高峰期有上百家小煤窑,全部关停后进行生态修复,如今遍植3000多亩的赣南脐橙,预计今年产量达60万公斤;采取“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运作模式,解决当地45名贫困人员就业,户年均增收2万元;源南乡2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分红。

“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旅游观光”“生态+产业扶贫”……近年来,我市创新“生态+”治理模式,大力实施矿山治理和城市生态空间修复,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发展林下经济、花木培育、特色养殖等,6万多亩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阳光花海”“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瑞文充满信心:“近年来,尤其是去年我市列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我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为指引,提出3年完成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争取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力求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融合统一的新路子,打造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先进模式。”


责任编辑:晓利
环球破碎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371-63673370 E-mail:ycrusher@126.com
返回环球破碎机网首页
热度排行
Ycrusher.com 环球破碎机网 Copyright © 200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网站导航 | 网站建设 | 加盟会员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业务联系:(总机)0371-56079958 63673370 传真:0371-63321300 邮箱: 本站法律顾问:河南光法律师事务所
客服QQ:环球破碎机网客服:2242538890 2233515786 280327213 技术:环球破碎机网技术支持:497398702 MSN:
软件著作权:2016SR275876 豫ICP备11007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90850 软件著作权:2016SR275876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