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起,靖江开发区中科院理化所产业园一期建成的中科华星、中科苏派、中科睿凌、中科金秋竹等4个高科技产业项目全部投产,预计年销售可达30亿元,成为靖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中科院理化所靖江产业园是中科院在全国范围首个集中于一个区域发展的产业化基地,也是科研院所与政企三方改变投资合作方式的一个样本。”靖江市委书记赵叶告诉记者,靖江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创新驱动,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优势。
靖江开发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江苏辰午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不久与央企大唐电信科技签署产权交易合同,辰午节能以4000万元购买大唐电信科技全资子公司大唐电信(南京)节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80%的股权,加速实现其中国最大节能服务提供商这一发展目标。
辰午节能总工程师张汝建告诉记者,公司是采用“自主创新技术+外来资本”发展起来的国家第四批节能服务公司之一,主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从事石油钻井柴油发电机改为网电接入的节能改造业务,其生产设备及服务模式已打入山东、河北、湖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川、重庆、海南等地市场。
从落户靖江到蓬勃发力,一大批企业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同时受益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引导基金、科技孵化基金以及当地社会资本、法人资本的持续投入,使得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资本得以高位嫁接。
位于靖江城北园区的张氏纺织有限公司,今年投资1.2亿元新建成分拨数据运营中心项目,这里诞生了全球唯一一台专为袜子服饰品做3D设计的设备,可实现1分钟设模、2分钟立体成像、3分钟打印成型,并进行“私人定制”。
公司总经理张志伟告诉记者,张氏纺织把“大数据”运用到智能生产、物流、贸易等各环节,对企业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重新整合。目前,为张氏纺织分拣中心做配套服务的合作伙伴超过100家,包括江浙沪皖赣等地众多服装、鞋帽、玩具、家纺企业,分拣销售量占该公司业务总量的八成以上。
如今在靖江,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培育发展新业态,正成为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木材云”“金马云”等企业云端平台不断涌现,靖江一批企业在广阔市场中“腾云驾雾”,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再造优势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在靖江开发区新落成的机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车间,29台焊接机器人灵活地挥舞“手臂”,精密焊接的产品让人赞不绝口。8月上旬,依托这个新建成的机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靖江着手组建江苏省智能焊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实行骨干人员技术入股,吸引高端技术性人才持续流入,全面助推靖江形成机器人焊接技术服务和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对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作为靖江汽配行业的领军企业,新程汽配、华达汽车科技这两家企业年销售都在30亿元以上,累计引进焊接机器人上千台,可降低用人成本达60%,提高生产效率70%以上。据靖江市经信委主任沈阳介绍,目前全市制造业企业中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达46%,关键业务环节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比例达到69%。该市今年将在光芒新能源、互感器厂、三江电器等19家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生产线,以精准制造打造靖江装备制造业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