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6日,白马山水泥厂日产2500吨生产线连续60天运转率达百分之百。该条生产线2月份熟料产量计划完成率达115.35%,熟料综合电耗与计划指标相比下降3.54KWh/t,实物煤耗与计划指标相比下降1.3kg/t,标准煤耗与计划指标相比下降0.25kg/t,各项生产指标受控。
白马山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稳定运行
白马山水泥厂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加强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各专业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优势互补,夯实内部基础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管理作用,提高窑的综合运转率,延长窑的运行周期,全面提升生产线的运行质量,持续推进管理转型。
注重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和员工岗位技能水平的提高,提升生产线的运行质量。工厂始终坚持按照岗位职责落实当班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合理安排、明确分工、相互协作。通过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带领新进员工立足现场,从最基本的现场设备卫生治理开始,沉下身子干事。由工段长、班组长带队,每周拟定计划,定人定时对设备逐台进行保洁清理。通过不同的引导形式,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员工业务技能不断增长,设备运行也越发稳定。
强化隐患设备管理,保障生产线稳定运行。在注重现场运行维护的同时,工厂始终将隐患设备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要隐患一天未消除,每台隐患设备就要严格按照相关防范预案、专项巡检要求和隐患处理方案来仔细巡检,并做好巡检记录。相关技术人员及分厂分管领导时刻对隐患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跟踪,海螺分厂也通过“隐患看板”将隐患设备及存在问题展示在看板上,让员工们都能时刻了解系统运行状况,同时也能让各专业之间相互学习。
白马山2500吨水泥生产线日常巡检
优化人员及设备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工厂严格落实各工段技术骨干人员夜班值班制度,合理排定夜间值班表,确保了夜间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海螺分厂组织由分厂领导牵头,专业技术人员及各工段长和班组长参与,通过每周的综合检查,对各工段隐患设备及需整理优化点进行检查,同时学习其他班组优点、亮点及好的做法。同时,工厂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中控操作员正向激励制度,树立“以热定电”思想,在稳定窑系统正常运行前提下,努力提高机组发电量,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同时不断培养、储备中控操作人员,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精英团队。
白马山水泥厂介绍:
白马山水泥厂始建于1975年,1983年正式投产,位于芜湖市南郊,北临长江,东靠205国道,西邻长江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码头,并自备一条铁路专用线,与宁铜、皖赣线接轨,水陆交通便利,是安徽省资产存量调整最成功的范例,同时,也是距海螺集团公司总部最近的水泥生产基地。现年产熟料280万吨、水泥280万吨,余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2000千瓦,占地面积约115.6万平方米,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工业企业50强”,于1998年和2005年分别建成投产了一条日产2500吨和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并配套建设了年产16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并于1998年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1年12月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环境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