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理形势复杂,蕴藏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自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道路交通等项目以来,四川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要求,对各个项目逐步进行改造。其中,颚式破碎机作为建筑垃圾破碎、矿山开采以及冶金、化工等重要工业部门的关键性设备,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多次重要突破。
颚式破碎机最早出现在1855年,当时的锻造工艺和设计还并不十分纯熟,造成设备的效率低,破碎比小,且无法实现连续性破碎。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加大,各国都对其缺点进行了改进,其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近年来,国内出现的颚式破碎机种类和品种开始逐渐繁多,如双腔双动鄂式破碎机、双腔回转破碎机,筛分鄂式破碎机、外动颚均摆鄂式破碎机、倒悬挂细碎鄂式破碎机等。而复摆鄂式破碎机的发展更具有代表意义。
我国自1951年开始仿制复摆颚式破碎机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了使动颚具有较好的运动特性,能减小磨损,提高处理能力,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结构参数,如传动角、肘板摆动角、偏心距、主轴的悬挂高度、动颚行程,啮角、连杆长度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按照点的运动轨迹来设计破碎机四杆机构结构,主要有分析法和图解法,利用设计前就已经选定的一些参数如啮角、连杆长度、动颚的行程等,根据已知的轨迹,运用相互间的关系,求得各杆件的尺寸,根据所设计的破碎机的型号,连杆长度,动颗行程等都能确定。用上述的方法确定四杆机构后,接着描述出动颚的运动轨迹,决定设计是否满意。
倒悬挂细碎鄂式破碎机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被报道.由于它使动颚倒置于机器的底部机器的重心大大下移,稳定性好,工作转速大大提高。又如双腔双动鄂式破碎机的出现,集中了传统鄂式破碎机的优点,它在普通鄂式破碎机动颧板的另一端增加一个破碎腔,使得破碎机不存在空行程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破碎效率。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