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71-56079958 环球破碎机网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如何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2014-02-10来源:环球破碎机网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仅2012年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15亿吨,其中,进行资源利用的不到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用率在95%以上。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杜绝“短命建筑”,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对于解决垃圾围城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建筑垃圾产生及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不少建筑未到使用年限即被人为拆除。例如:寿命不到30年的云南第一高楼昆明市老年工人文化宫被爆破拆除;耗资8亿元、使用寿命仅为9年的辽宁沈阳绿岛体育中心被拆除。一些城市普遍面临“规划赶不上城市发展速度”之惑,建筑短命正成为城市通病,由此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此外,居民装修施工每年也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土地和山体造成破坏并且严重污染环境。拆除旧建筑和建造新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不仅造成粉尘和噪声污染,而且产生大量的无法自然降解的建筑垃圾,破坏土壤结构。

  目前国内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3种:大部分送消纳场填埋;有的用于回填等;部分进行资源化利用。

  填埋的建筑垃圾中,绝大部分未经技术处理。简易填埋方式下,实行的是“垃圾搬家”: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侵占;另一方面,建筑垃圾中的高分子聚合物、有害重金属元素会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污染。建筑垃圾总量只增不减,而填埋场容量越来越小,这种处理方式已不可持续。

  此外,垃圾消纳率低,且多为“移动式办公”。现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大部分规模有限,通常是将机械运到施工工地进行垃圾粉碎,露天扬尘多、噪声污染大,生产出来的再生产品质量也不过关,再利用范围小。

  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提高建筑规划的透明度,让公众参与决策,遏制拆建的随意性。

  建设新的建筑时应当精心搞好规划,提升质量和品位。首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应重视发挥城市居民和规划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可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包括建筑的规模、选址、风格等方面的意见。同时在城市改造中对一些质量较高的建筑,尽可能通过修缮使之焕然一新,建设节约资源、有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此外,新城规划出台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对于已经确定的规划要严格执行,绝不能上一任领导向东,下一任领导向西,要尽快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对城镇政府负责人在城镇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是推行并鼓励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建筑材料,既节约土地,又保护环境。如可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路边石以代替花岗岩铺设城市道路;或者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再生骨料,替代砂石用于建筑。花岗岩铺路价格昂贵,其开采还会对山体造成生态破坏。并且,开采和加工砂石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当前,应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再生骨料,用预制混凝土路边石代替花岗岩铺设道路,以节约投资,保护环境。

  三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综合采用政策、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等手段,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一要实现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化。政府应在垃圾来源、市场出口以及中间环节等方面给予支持,打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链条,实现真正产业化。二要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税务部门应依法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进行所得税减计收入优惠;财政部门应对综合利用项目建厂和设备购置资金予以补助。三要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以解决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市场销售不畅、推广应用难的问题。各级主管部门及设计单位应在城市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设计环节中予以优先采用;城建、市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对综合利用产品进行推广使用。

  四是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尽早编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导则、设计标准、施工与验收规范。尽快出台再生建材标准,以便大范围推广和使用再生材料。提倡发展有固定厂房、成规模化的处理企业,同时加大应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形成对建筑垃圾的源头治理,实现从拆迁、分类到进厂、应用的全程控制。

  五是借鉴新加坡处理建筑垃圾的经验。在新加坡,使用混凝土再生材料很普及,建筑垃圾再循环率已经达到98%。从2011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允许建筑开发商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来建造不超过20%的建筑物结构。据科学测试,再生的混凝土骨料可以直接取代普通石头,用在建筑结构中,即使建筑物100%地使用再生混凝土也没有任何问题。

  此举不仅可以让建筑过程更加环保,而且提高了新加坡建筑材料的自给自足能力。新加坡建设局还规定,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如果希望使用超过目前20%限额的混凝土再生材料,那么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必须达到建设局的要求标准。我国应积极借鉴新加坡对建筑垃圾再循环利用的经验,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以缓解垃圾围城之困。


文关键词:

资源利用 问题 实现

责任编辑:宋欣
环球破碎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371-63673370 E-mail:ycrusher@126.com
返回环球破碎机网首页
热度排行
Ycrusher.com 环球破碎机网 Copyright © 200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网站导航 | 网站建设 | 加盟会员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业务联系:(总机)0371-56079958 63673370 传真:0371-63321300 邮箱: 本站法律顾问:河南光法律师事务所
客服QQ:环球破碎机网客服:2242538890 2233515786 280327213 技术:环球破碎机网技术支持:497398702 MSN:
软件著作权:2016SR275876 豫ICP备11007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90850 软件著作权:2016SR275876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