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71-56079958 环球破碎机网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中国制造2025”实施1年:多地开花、特色各异!

2016-09-28来源:环球破碎机网

展望未来,企业转型升级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很多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这将使企业在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未来,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不再从事单独的生产与制造环节,也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了!

制造企业也开始转向满足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但同时,也预示全球制造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激烈竞争,也将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挑战。

而当前我国工业是一个并行阶段——“工业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其中,工业2.0补课主要是指补上工业基础能力、质量品牌、标准化等。工业3.0普及,主要是指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普及自动化。工业4.0示范则是通过智能制造试点、智能制造工程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实施1周年:成效初显

1年前,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被业内誉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以及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之路。《中国制造2025》实施1周年初见成效,但建设制造业强国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根据梳理发现,1年以来,已经有江苏、广东、福建、四川、甘肃、安徽、北京等25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地方版中国制造2025实施战略和行动计划。此外,大连、哈尔滨、南京、苏州、东莞等30多个城市也纷纷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实施措施。从内容来看,各地普遍形成了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整体上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但是也依据自身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除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发展领域之外,还提出重点发展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产业以及互联网 相关产业。

江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确立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15个产业,并提出力争经过10年努力,让江苏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中走在前列,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浙江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专用和特种制造装备、智能可穿戴设备。

宁波成全国首个试点示范城市

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无疑将使宁波得到更大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中国工程院也将为试点示范城市提供针对性的研究咨询和智力支持。宁波在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也会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和带动的样本。

随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工作的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多个城市(群)都将陆续展开,工信部相关政策、专项资金、工业强基等五大工程的实施资源将会优先支持试点示范城市。

将有效带动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有效带动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小编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指供给侧,也就是工厂生产制造角度的改革,主要是提升质量品牌、解决产能过剩。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动控制系统开始用于生产制造之中,拉开了大规模生产的序幕。虽然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大规模生产时代的管理理念以产品为中心,以低成本去竞争市场,根据市场预测安排生产,是一种推动式的生产方式,某些时候,难免造成盲目生产,以至于产能过剩。

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是在工业3.0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和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从集中式中央控制向分散式增强控制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利用传感器和互联网让生产设备互联,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柔性生产的、满足定制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也就是说,工业4.0时代的多个种类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既要满足定制化需要,又要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那么,定制化,根据客户订单,定点安排生产,就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了。

继续提升品、质打造中国制造之魂

此外,质量、品牌问题。我国制造的主要劣势之一是产品附加值低,虽然规模大,但是大多是贴牌生产,获得的利润很少。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主品牌。2009年数据显示,我国90%左右的出口商品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产品增加值只相当于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之一,质量为先也是《中国制造2025》五项方针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转型,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开始重点转向以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总体思路。

综上所述,打造区域品牌,各地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既要建立品牌文化,又要品牌消费理念,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加强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增强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同时,扎实做好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使质量品牌工作更扎实、更到位!


责任编辑:宋欣
环球破碎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371-56079958 E-mail:ycrusher@126.com
返回环球破碎机网首页
热度排行
Ycrusher.com 环球破碎机网 Copyright © 200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网站导航 | 网站建设 | 加盟会员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业务联系:(总机)0371-56079958 邮箱: 本站法律顾问:河南光法律师事务所
客服QQ:环球破碎机网客服:2242538890 2233515786 280327213 技术:环球破碎机网技术支持:497398702 MSN:
软件著作权:2016SR275876 豫ICP备11007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90850 软件著作权:2016SR275876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