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这片曾经繁荣的热土上,一场前所未有的 “巨震” 正猛烈袭来。中信国安建工、沈阳市政集团、合肥建工集团等众多建筑巨头接连倒下,2023 - 2025 年,数十家特级资质企业宣告破产,60000 多家建筑施工企业关停注销,行业陷入深度调整的阵痛之中。而在这场风暴的漩涡之下,与之紧密关联的砂石骨料企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曾经,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砂石骨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不断延伸,砂石骨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需求持续旺盛。众多砂石骨料企业借此东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如今建筑行业的 “破产潮” 却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这份繁荣的假象。 建筑企业的大量破产,直接导致砂石骨料企业面临着巨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困境。现今,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与砂石骨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赊购大量砂石骨料用于项目建设。但随着建筑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这些应收账款瞬间变成坏账。当建工企业的坏账率突破18%警戒线,建材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普遍超过240天,砂石骨料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每一笔无法收回的货款,都像是一把利刃,刺痛着企业的资金链,吞噬着企业的利润。 除了应收账款的危机,砂石骨料企业还面临着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难题。建筑行业的衰退,使得新建项目数量锐减,对砂石骨料的需求也随之大幅下降。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价格,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砂石骨料企业必须积极寻求破局之路。首先,在经营策略上,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在与建筑企业合作之前,对其信用状况、财务实力进行全面评估,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避免与信用不佳、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进行赊销业务。同时,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建立专门的催收团队,制定合理的催收策略,及时跟进账款回收情况,最大程度减少坏账损失。 其次,砂石骨料企业需要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渠道。除了传统的建筑行业,企业可以将目光投向道路养护、水利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维修等领域。这些领域对砂石骨料同样有着稳定的需求,而且相对建筑行业来说,资金回笼更加及时,风险更低。此外,企业还可以探索与新型产业的合作,如海绵城市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等,开发适用于这些领域的特殊砂石骨料产品,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再者,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也是关键。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砂石骨料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建筑行业的 “破产潮” 给砂石骨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只有积极应对,调整经营策略,拓展市场渠道,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砂石骨料企业才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实现突围,迎来新的发展曙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