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赓续工业薪火 电亮精神之路”电力工业遗产名录,水电九局承建或参建的红枫电厂猫跳河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天生桥二级水电站成功入选,它们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卓越的工业价值,为工业文明传承与创新镌刻着浓墨重彩的“九局印记”。其中,红枫电厂猫跳河梯级电站此前还入选了第一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红枫电厂猫跳河梯级电站
红枫电厂猫跳河梯级电站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流域开发建成最早、最彻底的梯级水电站群之一。该电站(原名为姬昌桥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清镇市,距贵阳市30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596平方公里,系猫跳河梯级开发中的龙头水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总库容7.61亿立方米,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性能。
猫跳河原名滴澄河,系乌江支流,发源于贵州安顺,流经平坝、清镇、贵阳、修文,注入乌江。1958年8月15日,由贵州省内外各条战线组成的水电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清镇姬昌桥红枫水电站工地,拉开了猫跳河流域开发的序幕。从一级红枫水电站1958年开工以来,水电九局历时21年完成了猫跳河流域6座梯级水电站建设任务;1992年,水电九局在朱昌镇李官村河段又建成了一座二级半李官水电站。
至此,水电九局负责勘测、设计、施工的猫跳河流域7座各具特色、坝型各异的电站全部建成投产,用铁的事实打破了喀斯特地区不能修水电站的“论断”,建成了中国大坝的“展览馆”,被国内外水电专家赞誉为“流光溢彩的高原艺术长廊”。“猫跳河梯级开发”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多项奖励。
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有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178米高的大坝在青藏高原上营造了一个“天湖”。该电站位于海南州共和县与贵南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上距黄河发源地1684公里,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公里,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4台单机容量为32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这里“安家落户”。水电九局负责电站的发电厂房施工任务。
该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枢纽工程,于1976年开工建设、1979年成功截流、1987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89年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8万千瓦,水库正常蓄水位2600米,总库容为247亿立方米,年平均发电量59.42亿千瓦时。
龙羊峡和下游刘家峡等水库联合运行,承担着下游沿黄八省(区)的灌溉、防洪、防凌和供水等综合利用任务,在解除黄河水患、终结黄河断流历史、中游防凌等综合效益方面发挥了“龙头水库”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黄河上游的龙头电站,龙羊峡以绿色清洁能源开发促进了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在水源涵养、水资源利用、绿色能源贡献等方面凸显了巨大生态效益。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贵州省安龙县交界处的南盘江畔,不仅是珠江水系主河道上的重要设施,还是我国西电东送南路工程的重要电源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该电站采用“一洞两机”的设计,总装机容量为132万千瓦,拥有6台2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及500千伏、220千伏开关站各一座。水电九局负责电站的调压井、压力管道工程等施工任务。
该电站为引水式电站,需开挖3条总长度为28.86公里的隧洞,引水隧洞所穿越的地带,岩爆、涌水、溶洞随处可见,堪称“中国水电第一洞”。电站隧洞开挖时,曾遇到一个非常深的大溶洞,建设者们创造性地在洞中架设悬链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并在桥面上安装89米钢管跨越这个大溶洞,连接两端隧洞,形成了一座别具匠心的“洞中桥”。在电站大坝滩涂上有这样一块石碑,它镌刻着“西电东送之源 功载千秋之举”的字样,向后人传颂着建设者们的不朽功绩。
该电站于1982年3月开始建设,首台机组于1992年12月22日实现发电。2000年12月28日,建设时间长达18年的电站全面建成投产。自此,一颗巨型“明珠”在大山深处熠熠闪光。
传承、保护与利用好工业遗产,是守护行业根脉、赓续文化基因的重要使命,更是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守护行业根脉、赓续文化基因,每一项工业遗产都是一部从艰苦创业到改革创新,不断砥砺前行的壮丽史诗。水电九局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持续发扬“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践行“精工善建 精彩九局”的企业文化主旨,深入挖掘企业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理念和当代价值,将遗产传承融入文化建设体系,不断丰富电力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努力让遗产资源动起来、宣传教育新起来、历史文化活起来,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